第(2/3)页 相当于一种很怂但很狗的战术,然而这个战术最要命的就是太耗时间。 一座石碉堆上半个月甚至一个月,估计全部堆完,乾隆的墓都被人盗了。 所以,土堆法无法普及。 用辣椒面呛出守军这个办法,也受地形、风向限制,同样属于取巧战术,不能正规化应用。 除非贾六能造出真正的炸药包。 当前还是得用炮轰。 然而清军现在的大小火炮除非集中轰一两座石碉,才能起到作用,分散开来用效果也不佳,并且也耗时。 贾六琢磨得造新炮,上次在阿里科寨那帮陕甘绿营想到的“迫击炮”这个概念是对的,因为石碉顶部是整座石碉最薄弱处,根本没有遮挡。只要调好射角,炮弹就能准确从石碉顶部打进去。 李会长提出干掉阿桂,捧富勒浑主持军政,大家一起发财固然是个好想法,贾六觉得可以更进一步,为什么不能是他这个巴图鲁成为大军一把手,或是以二三把手的名义行使一把手的权力。 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,如今大军的二把手是23岁的左副将军丰升额,三把手是28岁的右副将军明亮,已经殉国的福康安20岁也混成了大军副统帅。 化不可能为可能,化腐朽为神奇,才显他贾图鲁的手段。 再说,他这个巴图鲁不是就这么来的么。 最实在的一点是,造炮要银子,要好多好多银子。 贾六见不得钱。 软件这一块可以慢慢来,硬件必须先上。 有句话说的好,可以不好,但绝对不能没有。 铸炮首先要有大量炭,金川一带并无煤炭,倘若从外地调拨一来费事,二来也易出事,所以贾六意命人就地取材,将小寨方圆山岭中的树木伐下,再挖掘数十乃至上百大窖用以制作木炭。 负责平整炮兵训练场的包工头是一个姓侯的成都人,同贾六还有博副会长都没关系,人家是直接搭的总督衙门,工程款也是直接从总督衙门支取。 其它各处工程也差不多都是这种性质,这也是贾六不过问的原因。 问也没用,又不是他发钱。 但是贾六还是要同这个侯工头交待几句的,把人叫来后,让杨遇春用铁棍敲了敲地面,表示地面强化硬度不行,然后拂袖而走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