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八章 贾总理-《大人,得加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历来农民起义,除了朱元璋外,其他领袖大多都是敢于站出来推翻自己所在阶级的英雄。

    这种人,都当人杰一称。

    为常人所不能者。

    经调查,王伦手下有四名骨干被其封为大元帅,分别是梵伟、孟灿、王经隆、阎吉仁。

    四人中梵伟是秀才,孟灿、王经隆是江湖把戏者,阎吉仁是贫民。

    “另经详查,衙役刘焕、营兵阎逢源、乡勇王大等亦为王伦骨干,有乌三娘者为教匪创娘子军,马队...”

    攻占临清后,王伦将所部义军称为“常胜军”,其军中很多骨干来自绿营,这与前明义军组成颇为相似。

    这些情报是贾六用三百两银子从一个叫林三毛的教匪口中买来的。

    这个林三毛本是关在寿张牢中的囚犯,王伦攻破县衙放出囚犯后,囚犯无处可去又怕官府再捕,索性便跟着王伦一块起事。

    由于囚犯对官府的天然敌视,这些人也很快成为义军的中坚力量。

    林三毛因为人机警被任为小头目,然见官军四面来围,王伦却在临清停滞不动,知道其难以成事,便趁教匪大败清军举城欢庆的空子偷偷溜出城来向官军投诚。

    结果正巧撞在中央军手里。

    得知林三毛来降,贾六大喜过望,亲自提审,从而基本搞清常胜军底细。

    为了感谢林三毛,特赏三百两,收为苏喇,叫其军前效命。

    栓柱建议把这个奸细砍了算了。

    贾六不纳,道:“人来投我,我却杀之,今后谁还敢来投我?”

    根本用意却是指着林三毛这个熟知常胜军底细的叛徒帮他大破教匪,有这个林三毛在,也方便他用各种手段分化离间常胜军。

    战争,打的是政治,真刀真枪砍没劲。

    真要光着膀子提大刀,他贾佳世凯也走不到今天。

    接过杨景素的话头,对与会高官道:“那林三毛供称大元帅梵伟也是王伦的军师,其给王伦出了两个主意,一为上策,一为中策。”

    天津巡抚徐绩好奇问道:“上策是什么?”

    贾六朝北方一指:“集中精锐急袭北京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官惊哗一片。

    京畿并无重兵,王伦真要集中精兵打北京,社稷真要为之动摇了。

    直隶总兵万朝兴问:“中策呢?”

    贾六轻笑一声:“也不知梵伟从哪得知淮南之地黄河漫口,流民遍地,故建议王伦若不北上京师可南下直趋济宁,焚烧粮艘,浩荡入淮,如此可得数十万人成势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梵伟倒是个人材,难怪能为教匪军师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是从济宁过来的河道副将汪震,淮南的情况他知道,自四月以来便不断受洪灾,流民不计可数。

    因此真要叫教匪窜到淮南之地,根本不用裹挟,几十万众就能拉起来,那时,谁能制之?

    贾六也认为梵伟是个人材,可惜王伦不北上,也不南下,不知道脑子进了什么水非要搁在这临清等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