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6章:故宫记忆(54)-《我在北大学考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苏亦老实道,“瞑目了。”

    人证物证具在,不瞑目还能干啥啊。

    他拿着笔记本,望着许婉韵,“婉韵姐,这本子怎么就在你这里了,宿先生给你的?”

    许婉韵反问,“不然呢?”

    也是,不然宿先生还能有谁。

    他前段时间看陈垣先生的的时候,曾经写了读书笔记,把里面涉及到的所有典籍都梳理了一遍。

    写下个人的理解,哪本书讲什么,哪本书有史料价值,哪本书可读性高,合适历史专业的学生选读,哪本书晦涩难懂,对于研究佛史学参考价值不大,都给出自己的理解。

    读书笔记,读书心得,读啥啊?

    自然就是读这些。

    为了又把问题整理起来,求教宿先生,当初宿先生翻看他的读书笔记,就让他留下来,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会出现在许婉韵的手中。

    “婉韵姐,这是啥情况?宿先生怎么会把这笔记给你啊?”

    许婉韵哭笑不得,“你小子是真傻呢,还是装糊涂,宿先生把你的笔记给我,自然是让我看了,简单来说,就是让我按照你的批注来读书这些佛教典籍。”

    瞬间,苏亦望向许婉韵满是同情,“婉韵姐,你可以的。”

    然后双手合实,做出一个祈祷的手势,“阿门,原主保佑你。”

    “去你的!”

    气得许婉韵就要打人。

    陈垣先生的列了那多书,有些不算是正统佛教史籍的书也都列入里面,大概就是觉得国内在他之前没啥人研究这些东西,应该尽可能罗列这些书籍给后来者做参考。

    那么多书,哪里读得完。

    苏亦也没读完,三本高僧传以及一些其他的典籍,他前世就翻看过,现在重读就是加强记忆,所以翻得特别快,再加上现在返老还童,记忆力属于巅峰时期,读书的速度比前世快了不少。

    就算如此,他也要把这些书啃了好久,许婉韵要真按照他的分析来读,可不容易。

    就算有笔记导读,那么多数,翻来翻去,谁扛得住啊。

    因此,他很认真说道,“这里面有些书,翻翻就得了,要看完,整个研一就不用干其他的了。”

    许婉韵说,“我当然知道,就是一想到你小子把那么多书都读完了,我连三本高僧传都没读完,就好气人。”

    姚华山补刀,“你婉韵姐是羡慕你小子。”

    没有想到许婉韵直接摇头,“不,是嫉妒。”说完她就笑了,“这小子正事不干,跑去研究唐卡,宿先生竟然同意了,真没天理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苏亦就可以就行掰扯了,“婉韵姐,我很认真的好不好,故宫那么多文物,藏密文物也不少。短时间内,我哪里梳理得清楚,只好取巧了,恰好对唐卡有点心得,就打算从这个方面入手了。而且,仓央嘉措也是典型的人物啊。”

    噗嗤!

    许婉韵突然笑起来了,“行了,知道你对仓央嘉措有研究,不然怎么会自弹自唱创作了一首,你小子也是可以,逗姑娘开心就算了,现在真把仓央嘉措当研究课题了,有才华就是了不起啊,想为所欲为就可以为所欲为。”

    汗。

    这天,没法聊了。

    “碰巧,碰巧。”

    苏亦想要争辩也争辩不了,要不是前段时间也黎新叶她们讲故事,分享仓央嘉措的诗歌,然后即兴弹唱了一首,估计,这一次他也不会选择研究仓央嘉措。

    玩闹过后,大家说回正题。

    “你对唐卡是真有研究还是瞎蒙的,据我所知,早期的藏族绘画虽然受到敦煌壁画的影响,但哪也是在七八世纪的时候吧,到了清代,这俩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了。你小子刚才在宿先生面前一通胡扯,宿先生不拆穿你,但你小子真因为对敦煌壁画有研究,就进而去研究唐卡,这就乱弹琴了。这点,马师兄是专家,我就不多说了。”

    实话实说,许婉韵对苏亦研究唐卡,还是有点担心的。

    虽然是绘画,藏族绘画,尤其是唐卡,他跟中国山水画,根本就不是一个玩意,这俩,完全就是两个体系。
    第(2/3)页